• 弘扬太极文化,揭示太极真谛。同练养生太极,共享健康快乐。
      养生太极拳   太极健身   太极经典   初学者园地   太极源流   拳坛轶事   太极拳首页  
  • 养生太极拳问答
    养生太极拳是气功吗?
    练养生太极拳会走火入魔吗?
    养生太极拳是新创的
    太极拳吗?
    练起势要呼吸跟随
    动作吗?
    练太极拳时意念如何保持?  
    练养生太极拳时要放松横膈膜吗?  
    初学者园地目录
    明确学习目的,摆正学练关系
    养生太极拳第一路学习提要
    养生太极拳问答
    养生太极拳学习问答之一
    养生太极拳学习问答之二
    养生太极拳学习问答之三
    养生太极拳学习问答之四
    养生太极拳学习问答之五
    以练为主,学练结合
    练24式简化太极拳,
    健身效果如何?
    网上学习好——
    兼答要求面授意的朋友
    2004-1班学员练功体验
    女子适宜练太极拳吗?

     

    以练为主
    学练结合

    学习养生太极拳应从意气运动入手,一开始就要身心兼修。

    要以练为主,练学结合。学拳是为了练拳,不要只学不练。

    学拳时思想不易集中,难以进入练功状态,虽然也能活动筋骨,但很难进行意气运动。

    每天至少练45分钟,练和学的比例至少应当6/4。

    陈微明太极拳问答
    选刊

    问:练太极拳兼习静坐可否?  

    答:兼习静坐,自与养生却病更有效益。惟静坐之功难得真传,传授不好往往流弊甚大,不但无益而反有害。如欲氟习静坐,无真传口诀,即照练太极拳之意,跏趺而坐,须有虚领顶劲、尾闾中正、两目垂帘、两手相握抱脐、收视反听、回贫困线光反照、谨闭五贼、恐被盗驰。谨于眼则目不外视而魂归肝;谨于耳则耳不外听而精归肾;谨于口则兑合不谈而神归心;谨于鼻则鼻不外嗅而魄归肺;谨于意则用志不分而意归脾;精神魂魄意,心肝脾肺肾,金木水火土,耳目口鼻意;攒簇各归其根,各复其命,则天心自见,神明自来,必有特别感觉发现,而自与凡人不同矣。柳华阳注重风火。火者神也,风者先天之呼吸也。何以能练神化气?如水必赖火烹而后发为汽,精者水也。若用神火下照,则精自可化而为气矣。神火下照,有时恐力不足,故鼓巽风以助之,则火必旺,亦由铸金者之鼓其风箱也。太极拳之能调呼吸,即风火之用也。如蒸汽机借火力以烹水发为蒸汽,而数万吨之重量,可以鼓动。而人身之精、气、神三宝,若能保守锻炼,其神通不可思议矣。[下一条]

     
     

     

    八段九节

    松身是太极拳内动的功法,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。松身是松开周身肌肉、肌腱和骨关节,通称松开八段九节。九节指下三节胯、膝、脚腕;中三节腰椎、脊椎、颈椎;上三节肩、肘、手腕。八段泛指九大关节之间的肌肉、肌腱。

    初学者园地

    养生太极拳问答  虚无子

    答:养生太极拳要注重意气运动,但是养生太极拳与气功是有区别的。

    太极拳是武术,内家拳术的精粹是内外兼修。养生太极拳强调练拳架招式(也称招势、拳法,性属外显)时注重意气运动,或者说是有意气运动的招式。而气功是没有招式的,气功的动功也只是作为引导行气而设计的动作,它不是招式。

    所谓招式,就是可用于技击对敌应战的招法。练养生太极拳每一拳式的一动一静,一招一式,都有出招应敌的用意,所以练养生太极拳是在练拳,不是练气功。明白这一点就不会把形体动作和意气运动分裂开来,才能正确理解我们说“练养生太极拳要注重意气运动”,而不是说“练养生太极拳要练意气运动”。

    我们在讲解养生太极拳第一路各式演练时,为了简明扼要,省略了对拳式技击应用的说明。这是因为有不少书本或VCD对拳式的技击应用已经讲得够多了,读者很容易找到,作为一个学习内容,你自己修习吧。

    返回文头

    答:走火入魔一般是指练气功时产生幻觉、练出偏差等。

    太极拳的练法和其它内家拳术一样,有心静用意,敛气行气,丹田内转……等练"气"的功法。养生太极拳更是注重"意气运动",主张从意气运动入手。但是,练养生太极拳是不会走火入魔的。

    练气功造成走火入魔的原因,常见的是在练静功时过于"着相"——练功者从师傅或书本等途径了解到该功法的"气功状态"、所谓功境,雍正大战甄嬛